经济学书刊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书刊热点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评价
时间:2016-12-13       稿件来源:《经济学动态》
    著作简介:《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郭铁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30年来探讨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的主要文章,代表了作者的经济学思想和观点。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实践等若干涉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以下简称《发展与改革》精选了郭铁民教授在1981到2011年期间发表的部分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他的学术历程和学术贡献。初读该书,谈几点浅显体会,就教于学界同仁。
    1.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郭铁民教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遗余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这从《发展与改革》收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运用》的17篇论文中可见一斑。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着眼于实践运用,力图采用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发掘《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市场经济的思想底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寻求思想武器。例如,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中提出“生产力布局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的观点,在资本循环理论的研究中提出“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观点,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研究中提出“技术进步资金障碍突破”论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的时代特色,也展现了一个学者严谨求实的治学品格。
    2.紧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郭铁民教授始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发展与改革》收录的论文涵盖我国经济体制模式选择、市场化改革道路和方式、对外开放模式与路径、所有制改革方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转型、民营经济发展、市场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竞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些研究成果是针对不同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发展与改革»展现了郭铁民教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给予我们重要启迪:一个学者必须具备“问题意识”,与时代发展同步,及时回应时代呼声,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的使命。
    3.以创新思维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历程的一次伟大转折,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和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勇于理论创新,科学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郭铁民教授十分重视开拓创新思维,强调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国情与借鉴相结合的多重视角进行学术思考。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所有制改革的讨论中,他比较早地提出再造微观经济基础,分类改革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是我国最早研究股份合作经济的学者之一。又如,在“三农”问题研究中,把创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公平制度环境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把改善“农民就业状态”作为农民增收的关键,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为研究合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他对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了从清末到1992年合作经济的演变过程、发展机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的专著。
    4.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维,而新的思维源自于新的视野。郭铁民教授始终把经济理论研究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思想和理论见解。1992年他提出走“效益型外贸之路”,1983年提出利用外资改造重组国有企业的思路,1994年提出优化产业链国际分工和集团化跨国经营的思路。这些研究在当时具有超前性,对拓展对外开放思路具有重要价值。郭铁民教授在3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著述丰富,出版过十余部专著和教材,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发展与改革》凝结着他在经济学领域辛勤耕耘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他对学术研究的真挚热爱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节选自《〈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评价》,原文载于《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9期,作者林善浪)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