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书刊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书刊热点
从规模优势出发阐释大国经济发展问题—评欧阳峣等著《大国经济发展理论》
时间:2016-12-13       稿件来源:《消费经济》
    著作简介:《大国经济发展理论》,欧阳峣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该书从分析大国经济的规模特征出发,推演出多元特征和内源特征,进而分析国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制度变迁和治理结构,阐释大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结构转换问题,形成了大国经济的发展理论的雏形。
 
    进入21世纪,“金砖国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使得大国经济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相应地,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大国经济社会变迁进行了理论或实证分析,但全面系统地解释大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仍然鲜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南师范大学欧阳峣教授带领其学术团队对大国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战略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这部著作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从规模优势出发阐释大国经济发展问题,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关的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
    第一,从人口规模和国土规模出发推演大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将规模概括为潜在的大国经济核心竞争因素。哈佛大学珀金斯教授曾经分析了大国的人口众多和幅员辽阔等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强调国家规模和经济结构的关系,并测度了规模的平均作用。欧阳峣教授对国家规模进行了更加系统的分析,既考虑由国土面积、资源储量、人口和资本数量构成的要素规模特征,也考虑了由生产规模、需求规模和贸易规模构成的总量规模特征。可以说,国家规模既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但倘若发挥不好,也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劣势。欧阳峣教授从规模优势的视角切入这个问题,提出国家规模能够促进分工、技术创新、以及提升外贸竞争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阐释了国家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另一方面,欧阳峣教授选择了38个国家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不同规模国家经济发展优势的差异性,并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增长波动为案例,对大国经济增长优势进行计量检验,发现以要素投入规模为代表的国家规模特征影响经济发展优势的形成。他们进而选择规模优势作为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原理,由此展开对大国经济发展的多元特征和内源特征的分析。
    第二,从大国经济的规模特征出发推演大国经济的多元特征,阐释大国经济的结构转换问题。很大程度上缘于规模,大国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城乡结构往往具有多元的特征。刘易斯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现象,称之为“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实行工业化和推动结构转换。欧阳峣教授吸收了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认为这种结构问题在发展中大国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往往表现为“多元结构”,即在发展中大国的经济体系中,不同质的技术、机制和制度并存,使得部门之间出现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引起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多极分化的现象。他们还具体分析了区域多元结构、技术多元结构、工业多元结构和人力资本多元结构,并在研究工业化、城市化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高度地关注了这种多元结构的特征,探索了实现结构转换和升级的路径。
    第三,从大国经济的规模特征出发推演大国经济的内源特征,阐释大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巨大的资源规模和需求规模,为大国的内源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资源和需求的多样性进一步强化了内源发展的优势。库兹涅茨提出大国的国内市场及资源条件允许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钱纳里认为大国更加关注国内市场,因而往往采取一整套内向政策。欧阳峣教授分析了大国经济发展的内源特征,认为内源性增长就是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实现经济的内源发展,并具体分析了两条路径:一是依托国内资源的内源性增长,即依托本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发展;二是依托国内市场的内生性增长,即依托本国的巨大需求和广阔市场拉动经济发展。而且,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大国的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产生双向联动效应。大国可以通过强化该联动效应实现经济的多重拉动,实现产品和结构升级,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欧阳峣教授还建议“大国的中央政府行为以内外经济协调发展为取向”,充分利用其规模优势,选择合理的经济开放度,既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获取国际分工的收益,又立足本国市场,建立完善的经济体系。
    欧阳峣教授在阐释大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不单重视实证分析,而且重视逻辑思维的运用。他从大国的初始条件出发提出规模特征,进而推演出多元特征和内源特征,并在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制度变迁的阐释中贯穿了这三个基本特征。这种实证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分析问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形成一种逻辑结构和理论框架,从而实现理论创新。
   (节选自《消费经济》2016年第5期,作者万广华)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