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文献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学术文献
拉美国家工业化模式的转型研究
时间:2012-05-16       稿件来源:《经济学文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拉美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期”。然而,进入80年代,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出现了一次重大挫折,主要表现为工业化进程倒退、经济持续滑坡、社会贫富分化空前加剧,等等。
       工业化的曲折进程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使拉美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增长模式遭受重创,并促使部分具有初步工业基础的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乌拉圭、哥伦比亚等)逐步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早期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整个40年代,由于来自欧美的制成品进口锐减、以农矿产品为主的战略物资出口繁荣、黄金与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等诸多有利条件的推动,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初期尝试成功。战后初期,在民族主义思潮普遍高涨的大背景下,进口替代工业化提升为一种工业化模式。拉美各国陆续被卷入工业化浪潮,形成战后拉美地区以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中心的长达30年持续、较高的经济增长期。
       出乎人们预料的是,进入80年代以后,拉美地区蓬勃的工业化与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突然出现了大逆转。具体表现为制造业增长速度直线下降,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经济持续滑坡。1980~2009年虽然拉美经济增长和制造业增长仍然呈现趋同走势,但是该时期已经与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完全不同:其一,经济增长率和制造业增长率波动幅度加大,有些年份两者均出现负增长;其二,在大多数年份里制造业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这表明制造业萎缩已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因。与此同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从1980年到2009年下降12.5个百分点。
       关于“去工业化”现象的解释
       第一,结构性发展危机及其深化。历史的经验表明,一般来说,进口替代模式在工业化初期运行都比较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出现多种结构性失衡;这一模式延续的时间越长,结构性失衡就会不断加剧,甚至酿成结构性发展危机。在拉美国家中,这种结构性失衡现象率先在一些进口替代工业化起步最早而国内市场又相对狭小的国家出
现,然后渐次扩展开来。当时,拉美国家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部分非耐用消费品面临国内市场饱和,导致制造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下降;其二,外贸失衡日益严重;其三,产业升级既受到资金、技术短缺的制约,也面临国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不足的限制;其四,工业部门创造就业的难度加大;其五,能源危机显现。对拉美国家而言,所谓结构性发展危机,实际上就是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逐渐失效。
       第二,应急性调整与“去工业化”。所谓“应急性”调整,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拉美债务国最大限度地争取外贸盈余来偿还债务,从而也就决定了这一调整的基本政策组合。其一,各国都倾其全力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因为只有增加初级产品出口才能立即产生出口扩张效应;其二,严厉压缩进口;其三,控制内需,重点是压缩生产性投资和公共开支。这套政策组合使制造业首当其冲,一是在债务危机背景下国内投资能力急剧下降,而且投资重点已转向农矿业等初级产品生产部门;二是制造业部门所需的机设备、中间投入等的进口被大大压缩;三是伴随着经济衰退与失业增加,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第三,结构改革与“去工业化”。90年代是拉美国家全面推进结构改革的10年。结构改革中对工业部门冲击最大的应是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这两项改革。贸易自由化改革拆除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一大政策支柱———市场保护体系,使所有的工业企业不得不面对外来企业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关税下降,贸易开放,外国企业进入引起的市场竞争加剧,所有这些因素都作为一种重要的选择机制而发挥作用,迫使本地的生产者去适应一种新的、更严格的竞争制度。其结果是,许多企业陷入萧条并彻底消失。”
       关于“出口导向”工业化模式
       第一,新工业化模式的指导原则。实现工业化模式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型是拉美国家结构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智利在70年代中期启动结构改革时,就率先提出了建立新工业化模式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外向型经济;其二,发挥比较优势,即国际市场“会根据市场比较优势的原则选择生产率高的生产活动并使本国的生产专门化”;其三,重点发展大型企业;其四,国家只起“补充”作用。
       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今拉美国家出口导向工业化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方面,最近20年来,在南锥体国家,尤其是在阿根廷、智利、巴西和乌拉圭,生产用途广泛的工业初级产品的自然资源加工产业(如铁和钢、石油工业产品、有色金属、鱼粉、植物油、纸浆和纸等)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小国,生产专门化模式已决定性地转向了“客户”工业(如电子计算机、视听设备、电视机和服装等产业)。
       第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工业化模式的转型过程使拉美国家的制造业部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经过这一系列变动之后,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各个具体产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求得在出口导向模式下的生存和发展。拉美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与结构改革前相比,拉美国家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尽管各国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
       第四,商品贸易结构待优化。贸易数据表明,拉美地区可能出现回归“初级产品出口”的倾向。从技术集中度分类,拉美地区制成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中等技术和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两类产品上,高技术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有待提高。产业政策的回归工业化模式向出口导向转型的目的是要突破以前内向发展模式的局限,使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然而,没有相关产业政策的配套,工业化模式转型的过程是不完整的。90年代中期,拉美国家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已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情况下,开始重新强调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现实是导致这种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以致拉美各国如今都不约而同地把产业政策称之为“竞争力政策”。
       第一,拉美各国在产业政策回归大背景下的具体做法存在很大差异。从政策选择和政策干预对象来观察,拉美国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巴西、墨西哥及加勒比英语国家的产业政策是以所谓“部门政策”为主,重点支持工业部门的发展,包括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参与;安第斯国家和中美洲国家则着眼于提高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并未赋予工业部门以特殊地位,而是从价值链条的角度强调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并没有提出产业政策或国家竞争力战略,而是实行所谓“中性或横向政策”,其政策目标在于使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更有效率,以刺激企业的需求,而不是像进口替代模式下那样补贴企业的供给,同时也为了避免产业政策造成产业部门间的歧视。事实上,所谓横向政策或中性政策是被拉美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上述前两类国家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它们除了横向政策之外,还着重采用了所谓“部门政策”。
       第二,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对象中,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石油、矿产、林业等资源开发,农业及旅游、电影、基础设施等服务行业的地位上升。在当前“出口导向”工业化模式下,资源开发部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是拉美各国的普遍性趋势。秘鲁政府为鼓励矿业开发所采取的政策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和保障外国直接投资;将矿业部门的国有企业私有化;颁布保障自由创业和私人投资的法律;承诺保持税率、汇率与行政管理的稳定;修改矿山租让程序;对利润再投资免征所得税;对大型矿业投资项目提供多种财政刺激,等等。农业部门,特别是小农经济受到许多拉美国家政府的重视,也是9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种新趋势。
       第三,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现有产业部门的效率,而不是创建新的产业部门。确定这个目标的主要背景是,拉美国家希望在非熟练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参与。对巴西和墨西哥这两个拉美地区大国而言,其生产结构已属于比较多样化的类型,当务之急是提高现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拉美各中、小国家而言,实行生产专门化本来就是其工业化模式转型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目前还面临投资能力不足的问题,即便有意建立某些新的产业部门,也只能寄希望于外国直接投资。
 

作者单位:苏振兴,张勇,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摘自《拉丁美洲研究》(京),2011.4
原文约15300字
原题《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拉美国家工业化模式的转型》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